作為現代電子設備中應用廣泛的一類電子元件,傳感器年增速超過15%,預計5年后產值將達1200億元。2013年,傳感器領域出現了新的社會動向,世界各國的設備及系統相關企業欲建立每年使用1萬億個傳感器的社會“TrillionSensorsUniverse”。
中國傳感器年增15%
傳感器是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業中的基礎類產品,是重點發展的新型電子元器件中的特種元器件。傳感器產業作為國內外公認的具有發展前途的高技術產業,以其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滲透能力強、市場前景廣等特點為世人矚目。在蓬勃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市場的推動下,我國傳感器已形成了一定的產業基礎,并在技術創新、自主研發、成果轉化和競爭能力等方面有長足進展,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傳感器市場近幾年一直持續增長,增長速度超過15%。2012年中國傳感器應用四大領域為工業控制、汽車電子、通信電子及消費電子,其中工業和汽車電子產品占市場份額的42%左右。
根據中國《中國電子元件“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期間將投資5000億元,主要集中在新型電子元件的研發和產業化領域。《規劃》明確列出,未來5年重點發展的產品和技術,包括滿足新一代電子整機發展需求的新型片式化、小型化、集成化、高可靠電子元件產品;滿足我國新型交通裝備制造業配套需求的高質量、關鍵性電子元件;為節能環保設備配套的電子元件以及環保型電子元件;為新一代通信技術配套的電子元件;為新能源以及智能電網產業配套的電子元件;新型電子元件材料以及設備。
其中包括基于MEMS技術的傳感器、環境監測設備用氣體傳感器、流量傳感器、濕度傳感器等。此外,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012年2月發布的《物聯網“十二五”規劃》中,在重點工程內容中也提到發展微型和智能傳感器、無線傳感器網絡等。
未來5年將是中國傳感器市場穩步快速發展的5年,在持續30%以上的年度增長動力之下,2014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200億元以上。
傳感器革命受到關注的理由
第一,以傳感器為首的電子部件的用途偏向于智能手機和功能手機。電子部件的增長依賴于特定的應用產品,容易出現供需失衡等弊病。業界希望能開拓出需求和價格變化激烈的消費類產品以外的新增長源。
第二,傳感器在社會基礎設施領域的潛在需求高漲。為了對老化的基礎設施進行最恰當的管理和維護,全球都存在希望利用傳感器和ICT(信息通信技術)的需求。即使是在農業等第一產業和流通、物流等沒怎么推進高科技化的領域,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對傳感器的需求也日益高漲。傳感器的用戶后備軍越來越多。
第三,信息通信技術行業想利用更多的數字數據。利用傳感器獲得的數據會擴大運算需求和通信需求。而且,如果把大量傳感器數據與開放數據等組合,通過IoT和M2M進行大數據分析,就會產生價值更高的數據。
傳感器產業的八大趨勢
一、傳感器產業化發展模式:要加速形成從傳感器研究開發到大生產一條龍的產業化發展模式,走自主創新和國際合作相結合的跨越式發展道路,使我國成為世界傳感器的生產大國。
二、傳感器產品結構向全面、協調、持續發展。產品品種要向高技術、高附加值傾斜,尤其要填補“空白”品種。
三、企業生產規模(年生產能力)向規模經濟或適宜規模經濟發展。量大面廣的通用傳感器的生產規模將以年億只計,一些中檔傳感器的生產規模將以年產1000萬只(含以上)計;而一些高檔傳感器和專用傳感器的生產規模將以年產幾十萬只~幾百萬只計。
四、生產格局向專業化發展。專業化生產的內涵為:1.生產傳感器門類少而精;2.專門生產某一應用領域需要的某一類傳感器系列產品,以獲得較高的市場占有率;3.各傳感器企業的專業化合作生產。
五、傳感器大生產技術向自動化發展。傳感器的門類、品種繁多,所用的敏感材料各異,決定了傳感器制造技術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綜觀當前傳感器工藝線的概況,多數工藝已實現單機自動化,但距離生產過程全自動化尚存在諸多困難,有待今后廣泛采用CAD、CAM及先進的自動化裝備和工業機器人,予以突破。
六、企業的重點技術改造應加強從依賴引進技術向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與自主創新的方向轉移。
七、企業經營要加快從國內市場為主向國內與國外兩個市場相結合的國際化方向跨越發展。
八、企業結構將向“大、中、小并舉”、“集團化、專業化生產共存”的格局發展。